帝国时期巴西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下)

人气 2465   2012-10-19 21:31

巴西君主国临近结束时,橡胶价格开始猛涨,而在同一期间,咖啡也突然进入并且垄断了国民经济。1889年,巴西生产了占世界总产量57%的咖啡,并由此取得了对外贸易的平衡。咖啡建设了圣保罗,也支持了巴西,当咖啡不再依靠奴隶劳动进行生产的时候,它便阴谋建立一个共和制的联邦政府,而听凭君主国去接受命运的支配。巴西在君主制与共和制时期,都和各地的情况一样,因为栽培单一作物而引起了周期性的危机,把国家弄得非常贫困,并迫使政府采取了危险的救急措施。因废除奴隶制而严重恶化了的蔗糖危机,标志着第二王朝的衰落,而1889年诞生的共和国,则恰巧是在1930年,圣保罗发生咖啡危机的同时垮台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每发生一次与某项主要产品有关的经济危机,都要在政治秩序中相应地出现一场剧烈的天翻地覆的变化。1930年革命运动的胜利,可以用咖啡经济中出现的漏洞来解释,这正好和1889年的情况相似,当时共和国政府的胜利,实际标志着经济中心自北而南的转移由于引进自由劳工而提早达到了最后阶段。

巴西帝国时期的经济弱点,使国库长期陷于空虚状态。国家无法开辟新的财源。所以,它并没有跳出殖民地时期旧有财政制度的框子,只不过文犊手续和拘泥小节的地方少一点罢了。尽管进行了一些保护贸易的尝试,但国家的关税,通常都以取得岁入为宗旨,因为岁入的50%来自进口税。预算赤字差不多每年都出现,平均要在2万干度和3万干度之间(而每年的岁入,却只从1871年的10万干度上升到1889年的15万干度)。在君主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正常预算的六十六年期间内,岁入总额是874,298干度,而贸易顺差总额却没有超过43万干度。国家独立之后发生的组织问题、第二王朝成立之前的内战、对巴拉圭的战争以及公共灾害等,都是造成长期赤字的原因。

  关注度: 2465   Baidu: 3   360: 0   Google: 2   其他: 0

推荐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
巴西中文站 | 添加收藏 联系方式见首页
本站绝大部分内容是编辑编撰的原创性文章,有少量转载,如有涉及到虚假、侵权、违法等信息,请联系我们。
版权保护:本站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的版权均属本站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